11月4日下午,大数据与基础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二十二期“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主楼702成功举行。本期沙龙以“多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为主题,特邀学院副院长董晓睿与张达博士分别就遥感智能解译与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作专题报告,崔健主持,数学、物理、计算机系部分教师参加。

董晓睿以《基于遥感影像的应急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研究》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其在遥感影像预处理、深度学习地物分类与道路提取、SAR影像变化检测、应急路径规划与再规划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轻量级神经网络实现高效地物识别,并结合Dijkstra、A*等算法,提出面向高原等复杂环境的应急导航路径规划方法。此外,还分享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路径再规划策略,通过局部更新替代全局重算,显著提升了路径规划的实时性与实用性,为灾害应急响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张达以《岩石物理数据测试与分析》为题,从岩石物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讲解了其实验方法、测量装置特殊性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了岩石物理实验作为认识地质体物理性质直接手段的重要性,并结合大数据技术,展示了在岩石物理建模、响应方程优化、多参数综合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实践。还介绍了学院在智能实验系统开发、多类型岩心测试等方面的平台建设与研究成果,体现出大数据与岩石物理深度融合的创新潜力。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期学术沙龙不仅展示了我院教师在遥感智能信息提取与能源地质数据分析方面的前沿探索,促进了跨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科研合作,为推动学院科研创新与学科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作为学院常态化科研交流平台,将持续聚焦前沿科技与交叉应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高水平学科建设。